如今忙忙碌碌的,模糊了春夏秋冬的概念。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,迎面撲來。
不禁感嘆歲月匆匆,又不禁會看到新年又在召喚于遠方打工、求學的人,在他鄉異域謀生就業的人,急著趕回久別的故鄉與親人團聚的背影!
這情景像極了龍應臺的《目送》!她寫盡了幽微,如燭光冷照山壁。到了最后,那些積累的感情一下子爆發出來。用她的一個詞來形容,讀的時候“眼淚決堤”。
這讓我想到母親,依然清晰地記得在我年少第一次遠離家鄉求學異地時,拎起行李轉身就走,看著她哭紅的雙眼竟沒有半點離愁別緒。當時只是想做一只斷了線的風箏,不再被束縛,終于要離開家去自由翱翔了,終于可以不再聽她整日沒完沒了的嘮叨了?,F在想來,感覺自己是那樣的殘忍,連回頭看她一眼的小小要求都不曾滿足于她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見過越來越多的生離死別,感情也開始隨之慢慢豐富。經歷了無數次目送后,越來越感覺人生這條路走的如此沉重。有時真的很想回頭看看,也想抱著她不再離開,再吃一碗她做的雞蛋羹,再嘗一口她熬的小米粥。可事與愿違,迫不得已,年齡在增長,父母在變老。有些事,只能一個人做;有些關,只能一個人過;有些路,只能一個人走。
喜歡龍應臺,最初是因為她那個性的名字;后來讀了她的書,感覺人也很不一般,不愧被譽為“華人最有力的一支筆”,針砭時事,鞭辟入里,有著不讓須眉的開闊豪氣。讀著龍應臺的一次次目送,想著自己所經歷的目送,雖然摻雜著不舍和無奈,但至少我們還都知道歸期,至少我們可以再聚首,至少這都不是最后的目送。其實,這也算是一種幸福吧!突然發現,自己對父母有著如此之多的虧欠,這輩子尚且難以償還;唯有珍惜平時的一點一滴,才不枉他們對我們的一次次目送,不要等到“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”的時候才去悔恨。
對時間無言,對生命目送。珍惜當下,記錄每一個瞬間;因為每一個當下,都稍縱即逝;稍縱,即逝。
讓我們好好總結過去一年的成績經驗,找準存在問題,制定好明年的目標。期待明年的春節會讓人們眼前一亮!